文 / 马国耀
SOA虽然不再是Buzz Word,但这也从侧面表明,对它的理解正在深入,使用正在趋于冷静而理性,在历练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SOA自身的局限性和对其使用的质量参差不齐,SOA在当今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还需要我们继续讨论。 阅读全文 »
文 / 马国耀
SOA虽然不再是Buzz Word,但这也从侧面表明,对它的理解正在深入,使用正在趋于冷静而理性,在历练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SOA自身的局限性和对其使用的质量参差不齐,SOA在当今中国企业的发展现状还需要我们继续讨论。 阅读全文 »
记者/陈博
2011年11月3-4日,以“移动大变局下的抉择”为主题的移动开发者盛会——“2011中国·移动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大会由CSDN和创新工场主办,派代网、腾讯应用中心联合主办。两天内吸引了国内外移动领域知名的运营商、平台商、互联网企业、手机终端厂商、应用开发和投资公司的业界领袖,以及来自一线的研发、运营和管理的与会者超过5000人次,相信本次大会即是移动大时代的缩影。 阅读全文 »
你是否曾希望自己是罗丹?坐着用凿子雕琢着一块石头,将它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由于害怕无法“雕琢”出实用的应用程序,主流程序员曾经十分排斥资源严重受限的移动设备。不过那段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Android将可编程设备难以置信的应用领域带到了你的门前。本书用31章涵盖了100多个主题。这一版介绍了Android的2.3和Android3.0版,它们分别是针对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而优化的Android版本。 阅读全文 »
文 / 刘江
算起来,《程序员》已经有几年时间没有大篇幅讨论企业软件开发这个话题了。这其实挺奇怪的。要知道,按类别来分,国内从事企业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是最多的,从CSDN和《程序员》联合举办的“2011软件开发者年度调查”结果来看,这个数据超过三分之一(互联网将近30%,嵌入式/工控16.3%)。更让人奇怪的是,企业软件从我们视野里消失,却几乎没有人注意到。
令人尴尬的事情还没有完。几年前我为Martin Fowler的企业软件开发名著《Patterns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做英文注释版时,就注意到企业软件或者企业应用这个业内已经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名词本身,居然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时至今日,这一情况仍然没有改变。最靠谱的维基百科Enterprise Software英文词条里,虽然内容丰满了许多,但还是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定义…… 阅读全文 »
各位读者朋友:
《程序员》12月刊第1页广告——“2011软件开发2.0技术大会”,因故延期,特此声明:
原定于12月16-17日举行的“2011软件开发2.0技术大会”,由于场地及部分演讲嘉宾的时间问题,导致无法按原计划执行。为确保大会秉承的高水平、大规模、最全面的水准,主办方CSDN将大会延期至2012年中旬举办。
由此给各位读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特此声明!
《程序员》编辑部
2011年11月29日
本期封面报道:企业开发的困境与变局
由于研发围绕采购者而非最终用户进行,企业软件往往用户体验较差。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企业软件的技术渐渐落后。然而,近年来众多新兴企业软件的出现,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一次大变局。
如何摆脱当前的困境?如何面对大变局?
(1)企业开发的困境与变局
(2)浅析Java企业开发
(3).NET企业级开发
(5)浅析工作流平台
(6)基于SOA、ESB、BPM实施敏捷的企业IT系统
这部经典力作的25周年版从20世纪50年代早期跨越到80年代后期,追述了计算机革命中初期黑客的丰功伟绩。本书更新了一些著名黑客的最新资料,包括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理查德·斯托曼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并讲述了从早期计算机研究实验室到最初的家用计算机期间一些妙趣横生的故事。在Levy的笔下,他们都是聪明而勤奋的人,他们极富想象力,他们另辟蹊径,发现了计算机工程问题的巧妙解决方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那就是至今仍然长盛不衰的“黑客道德”。 阅读全文 »
文 / 许正华
伴随着软件开发敏捷化趋势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软件团队建设理念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但在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与实践则显得乏善可陈,现在是到了个体、团队、组织甚至是社会力量一起行动起来的时候了。
构建开放的软件团队文化绝不仅仅是搞几次技术交流和设计讨论那么简单,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开放的软件团队意味着什么?个人与团队应该如何行动?作为团队的管理者以及团队成员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阅读全文 »
在这部妙趣横生且具有高度实用性的畅销书中,作家兼职业演讲家斯科特·博克顿揭示了伟大的沟通专家所掌握的技巧,并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学会它们。本书观点独特,语言幽默风趣,讲述了作者15年来经历的各种规模的演讲的成功案例和尴尬场面。
近期评论